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二次房改新政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有人说马云房价如葱的预言即将实现,也有人认为中国房产模式正在从香港模式转向新加坡模式。然而,小编认为这些观点都已经晚了,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当前中国房子已经建得足够多了,足够供应所有人居住。过去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大量的住宅项目相继建成。如今,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房屋供应远远超过需求,这也导致了房价的下跌。
第二,目前的房价都是按照香港模式来构建的,在大量存量房的情况下很难转型到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是以高房价为特点,而新加坡模式则是以保障房为主导。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了以香港模式为基础的运行机制,要实现转型并不容易。
第三,如果只是新建房子,按照新加坡模式也就是80%的新建住宅为保障房,20%的为商品房,那么这些房子要么重新找个新城建设,要么在现有的城市里寻找合适的地块进行建设。然而,个人觉得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这将导致现有的以香港模式的房子旁边出现大量的保障房,从而对房价产生巨大冲击。
第四,如果在现有的房子旁边建设大量的保障房,房子的价格相当于现有住房的30%,那么现有住房算保障房还是商品房?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也是新加坡模式在中国推行的难点之一。
第五,现有住房如果按照保障房估价,房价必然会下跌超过50%以上。然而,这样的后果对于现有的银行体系和个人家庭体系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
第六,如果只是寄希望于通胀来解决房价问题,那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然而,大面积的通胀也是不可能的。由于国家对通胀有严格的管控,其增速很难超过GDP增速的50%,这样低的通胀水平无法在短期内抹平房价的差距。
综上所述,无论是走新加坡模式还是其他模式,房价下跌是必然的。国家也会允许房价跌到一定程度,与保障房的价格相当。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市场化商品房都将失去流动性。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或许是个好消息,但对于房地产市场和国家经济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二次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