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召开了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4年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释放出了10大信号,其中包括稳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支柱地位、坚持房住不炒底线、因城施策满足住房需求、加大首套住房政策落实力度、保交楼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商品房预售制改革提上日程、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树立好房子典型样板等。下面将逐一展开分析。
一、明确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是支柱行业
住建部表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两个行业关联的产业较多,对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2024年,这两大支柱行业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稳定就业和经济发展。
二、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明确了2024年的总基调,即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一基调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和工作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三、坚持房住不炒底线
会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长期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需要,也是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但也需要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关键是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会议提出了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的要求,旨在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满足不同居民的住房需求。这将有助于提高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五、进一步加大首套住房、二套住房政策落实力度
为了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首套住房、二套住房政策的落实力度。具体措施包括降低购房成本,如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以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这将有助于提高购房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持续抓好保交楼,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保交楼工作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一环,会议要求持续抓好保交楼工作,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只有确保购房者能按时按质交房,才能增强购房者的信心。同时,要稳妥处置房企风险,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七、商品房预售制改革将被提上新的日程
会议提出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加快预售制度改革的步伐。这一信号意味着未来将逐步推进预售和现售并存,减少预售环节,更加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解决楼盘烂尾等问题。预售制改革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购房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八、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会议强调,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购房者和房企是楼市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只有两者共同发展,才能保证楼市的健康运行。2024年将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房企的力度,同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监管。
九、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满足不同住房群体的住房需求
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的联动机制。这意味着要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合理配置土地和房屋资源,满足不同住房群体的需求。同时,要完善房屋从开发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加强保障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建设,解决不同人群的住房问题。
十、树立好房子典型样板,推动房价分化
住建部指出,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时代。明年将选择一些城市和企业试点,打造一批好房子样板,以推动房价分化。不同价格下有不同质量的房屋,购房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选择。这将有助于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品质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住建部2024年的房地产具体工作将围绕以上10大信号展开。通过稳定支柱行业、坚持房住不炒底线、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预售制改革、保障购房者权益等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注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和促进房价分化,提高房地产市场的品质和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住建部2024年房地产具体工作释放10大信号